来源:东北之窗 日期:2011-11-10 作者:fanfan
◆核心提示
初冬,大大小小的就业招聘会又纷纷登场。在浩浩荡荡的找工作大军中,也有不少残疾求职者的身影,对于获得一份工作,他们在强烈渴望的同时,还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有不少帮扶措施,但在现实中残疾人就业仍存在着不少难点,而要实现破解,“转变观念”对于用工、求职双方仍最重要。
高学历也非“硬筹码”
10月28日,记者见到了市民梁娜(化名)。梁娜自幼残疾,但一直成绩优秀,去年大学毕业的她获得了电子信息工程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双学士学位,如今在朋友的一家小公司里干些专业毫不对口的“零活儿”。
梁娜告诉记者,自己找工作的经历“尴尬又痛苦”。“起初去求职,我还捧着一摞奖状、证书,自信满满,可没想到连投几份简历,每个招聘单位都是没看一眼就让我走开。我心里明白,还不是嫌我有残疾……”说着,梁娜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整整八个月,我连续应聘了200个岗位,无一例外全被拒绝,如今能有一份这样的活儿干已经不错了。”
“找不到工作,我只能选择考研、考博这条路。”残疾人李波(化名)也苦笑着对记者说。李波肢体残疾,自学了汉语言文学专科,又考取了新闻学、广告学两个本科,去年他参加了几次单位的招考,笔试成绩均名列前茅,却都在面试过后被拒之门外。“有个招聘单位曾委婉地说,那份工作对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认为我并不合适,这潜台词估计还是因为我是残疾人吧。”
“还有个别单位通过将歧视条款隐性化来拒绝招收残疾大学生。”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层残联工作者表示,一些企业缺乏对残疾大学生的全面认识,通过提出不合理的工作要求抬高门槛,以此拒绝残疾大学生上岗,而这种现象并不罕见。
“自我否定”情绪浓重
“我别的条件不突出,还有残疾,哪家单位愿意招我啊。”……采访中,记者与几名尚未就业的残疾人简单接触,就发现其中一些人虽有就业能力,但“自我否定”的情绪十分浓重,找起工作来显得顾虑重重。
某街道办事处残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辖区的317名残疾人中,30—55岁间有就业能力者有77人,除去按比例就业、个体从业及从事公益性岗位之外,未就业的还有39人。
“‘身体残疾’降低了其中不少人求职的主观能动性。”这位工作人员说,个别年纪稍长、下岗失业者的这种思想更严重,甚至只愿意依靠低保维持生计。
“专为残疾人设立的岗位有时也过窄,大多数岗位集中在理货员、洗涮工、缝纫工、摘菜洗菜工等繁重的体力活上。而且如今仍然存在不能同工同酬的现象,残疾人从事和健全职工同样的工作,得到的报酬却要低一大截,还有单位为了应付每年残保金的审核,仅为雇用的残疾人缴纳劳动保险,却没有实际录用。”一位残疾人对记者坦言,求职屡屡碰壁、工作中遭受偏见让他们十分自卑,迈向社会的自信心大打折扣,“有时见到招聘、招工的机会也没多大的积极性,甚至还有点排斥心理。”
“心墙”亟待拆除
在今年10月份举行的第六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上,有专家指出,目前残疾人就业中仍存在总量不多、质量不高、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
“相关的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没有完善的监督措施和评估体系,《残疾人就业条例》对于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够的、社区服务业没有平等考虑残疾人就业的,没有相关的责任规定,致使用人单位因残疾人自身缺陷拒绝录用他们而不用承担法律责任,造成残疾人就业难的局面始终无法打开。”历下区的一位残联工作人员认为。
“而单靠一对一的帮扶和有限的招聘会也不能有效解决残疾人就业的难题。”魏家庄街道的残疾人就业服务员对记者表示,相关工作应当实现进一步的创新和突破,可以借助网络搭建平台,实现“对口支援”和资源共享。目前,该街道已建立残疾人就业交流网,整理发布各用人单位的有针对性的招聘信息,并对残疾人进行职业指导、政策咨询,效果十分显著。一位外贸加工企业的负责人网上咨询了残疾人按比例安排就业若干规定的相关信息及政府对单位安置残疾人就业制定的优惠政策后,要求招聘10名残疾人从事打字、后勤、保洁、话务等工作,不到半天就有近20人报名,8人与用人单位最终达成了用工意向。
“而最重要的,是一堵‘心墙’亟待拆除。”有专家表示,在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监督管理、岗位的设置体现专业性和多样性的同时,还要矫正一些用人单位和应聘者的不正确观念。“有关部门应引导用人单位尊重残疾劳动者价值,以平等的态度赋予并保障其公平的权益;同时也要指导残疾人做好心理调试,帮助他们克服自卑、依赖心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社会帮助,并始终提供贴心的就业指导,让残疾人自立、自强起来,真正有勇气、有信心承担起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