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董捷 记者 史轶夫)“‘四史’知识进课堂,让我对‘00’后们有了新的认识。”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系主任姜德锋,在“第二届新闻传播史论课程群教学改革研讨会”上如是说。 近日,由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主办的“第二届新闻传播史论课程群教学改革研讨会”在线上召开,全国各地40家高校11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空中交流研讨。 研讨会上午展开的是知名专家主题报告。15位校长、院长分享了人才培养及新闻史论课程的研究和最新经验。基本上反映了在媒介生态急剧变革、媒介深度融合背景下,国内新闻教育界的思考和应对措施。 姜德锋的论文《借助“四史”知识开展传播学理论课堂教学的探索》在“传播学原理”分论坛进行交流。 发言中,姜德锋首先梳理了郭庆光所著《传播学教程》一书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观,强调这是将“四史”知识与传播学教学实践融合并行的客观基础,更是未来强化传播学中国化的理论前提。该书首章即以较大篇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精神交往理论。然后在许多理论分析中,都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比如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确认麦克卢汉强化媒介技术功效的合理性,又以实践和普遍联系的观点,澄清了意义的来源以及象征活动的智慧性和社会性。 其次,姜德锋介绍了运用“四史”知识讲授传播学一些具体理论的案例。 第一个是在介绍铁路作为信息传播的要素时,举了中东铁路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输入中国的“红色之路”的案例。介绍了百年前瞿秋白在哈尔滨翻译《国际歌》,然后通过这条铁路奔赴莫斯科,在那里向中国报道列宁及苏联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举措。 近年来,姜德锋先后参观过莫斯科的中共六大旧址,以及位于绥芬河的中共六大史料馆。这些经历,使我能够充分说明铁路在货物运输和信息流通中的作用。 第二是在讲授精神交往理论时,借助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中写作《论持久战》的故事。当年条件艰苦,毛泽东在写作时,脚下还放着碳火盆取暖。有一次警卫员进去送水,发现主席脚上的棉鞋被烧着了,屋子里烟味炝人,埋头写作中的他竟对此浑然不觉。就是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其精神产品经过传播,却非常振奋人心,就连国民党的一些高官,也纷纷传阅《论持久战》。毛泽东的精神生产,成为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精神支柱。 第三个例子是讲授群体传播时的“群体合意的形成机制”。机制之一即少数服从多数;机制之二是“中坚人物”的作用。平时讲课中,我喜欢援引钟南山在武汉疫情期间的表现,由于他的坚持,之前新冠病毒“人不传人”的认识被打破。最终使新型肺炎危及人民生命健康的认识成为共识。于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医护人员闻风而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最后我们取得了武汉保卫战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