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是鹤城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的十年。 中国一重、中车齐车、建龙北满等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实现脱胎换骨发展,飞鹤乳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国内最大的玉米发酵酒精企业讷河鸿展,全球第一大的氨基酸、谷氨酸钠、黄原胶生产商龙江阜丰,世界单体最大的粮食综合加工项目益海嘉里(富裕)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华瑞制药等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全市产业正向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装备工业 突破“卡脖子”实现新跨越 在中国一重的轧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加工国内某水站的顶轴锻件,客户要求这个产品的外圆和内控尺寸需要控制在0.03毫米之内。面对高精度的要求,中国一重组织专家进行反复探讨,研究出新的排刀方式,将精度控制在0.01毫米以内。中国一重轧制造厂厂长戴锦诗告诉记者:“经过近些年科研的不断投入,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协同发展,目前已经具有生产全系列、所有轧辊的能力,另外火的转子、水轮机轴、核的常规岛转子,均已经实现国产替代。” 中国一重作为“中国制造业第一重地”,坚定走重大技术装备自立自强道路,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完全掌握第三代核一回路主设备制造技术,并积极向海洋核动力紧凑式小堆等新堆型及核站后处理等业务领域拓展,“中国制造”在国际锻焊加氢反应器高端市场取得了“零”的突破。 中车齐车集团作为国内铁路火车的主导企业,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在20%以上,在拓展国际市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已累计向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巴西、哈萨克斯坦、肯尼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各型铁路货车4万余辆。 中车齐车集团技术开发中心产品实验研究室高级工程师张强表示,近年来依托整车疲劳与震动试验台,在仿真与实验方面、标准和平台搭建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为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生产世界最大轴重载重的40吨轴重系列矿石车,已从最开始的第一代更新到第三代。 2018年以来,齐齐哈尔市的装备工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努力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开发以风光等清洁能源为主的相关产业,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 农业产业 建“链”成“群”构建新格局 盛夏七月,记者在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访,这里的生产销售一派繁忙景象,苏氨酸、赖氨酸等主要产品从流水线下线装车外运,销往国内外市场。公司副总经理徐进钊告诉记者,今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2.88亿元,出口创汇2.01亿美元,完成利税5.87亿元,目前企业年玉米精深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
|